欢迎您光临四会六祖文化数据库
慧能大法师与行思禅师
    行思即是一边走路,一边想事情,究竟想什么呢?他想“念佛是谁?谁在念佛?”所以他叫行思禅师。他是吉州安城县人,俗姓刘。当时曹溪道场的道风,响遍全中国,人人尽知。五祖大师的传人六祖大师在曹溪弘扬佛法,法席盛化,天天有几千人来吃午斋。
    人就是这样——溜虚捧盛。当时六祖在南华寺,人人都去捧盛。法席盛化亦可叫捧盛,也可改不圣贤的圣。捧圣,因不六祖是圣人、祖师,所以大家都去捧他、拥护他。行思禅师听旁人如此说——六祖大师真不可思议,他有五眼六通,不论你心想什么,在未开口前,他就先问你,所以行思禅师也来叩头参礼。随着就请问大师说:“应该修什么法门,而不落阶级(阶级就是渐法)呢?应该什么法,才是顿法呢?”
    六祖大师问说:“你以前做过什么事?你来这里想求什么?”
    行思大师说:“我对四圣谛——苦、集、灭、道都忘了,不做了。”
    六祖大师说:“你圣谛都不做了,还落到什么阶级啊?”
    行思大师说:“我对圣谛尚且都不做了,还有什么阶级呢?”
    阶级就是建立在分别知见的基础上而形成的高低不同的阶位。从分别知见的角度来看,圣谛要比俗谛(或世谛)的位次要高;但是,从空性的角度来看,这一切高低、优劣的分别全是妄想,非究竟真实。只有证得了般若空性,泯灭了有无、凡圣、真俗、生死涅槃、烦恼菩提等二边分别,才能契入实相,获得大解脱。显然,行思所说“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指的就是这种远离二边的中道实相。
    六祖大师一听就知他定有来历,有善根而非平常人,于是就另眼相待视之不法门龙象,是个作祖师的材料。六祖大师就令行思大师作众之首座——在前率领众人上殿、过堂、坐香。
    公元713年的一天,时年76岁的六祖慧能,预感人寿将终,修行圆满,随即召首座弟子青原行思来到座前,对行思说:“从我以上的先师们都是衣钵和法同时相传,以衣钵代表信物,以法印心。我现在已经有了你们这些出色的传法弟子,何愁禅法不能让世人相信。我自接受了先师弘引的衣钵以来,遭遇多难,历尽坎坷,不得不隐名埋姓15年。何况如今后代弟子人才辈出,如传衣钵,竞争必多,事端必起,因此,这衣钵就不再下传了,留下来以后镇我山门吧。如今师父我以法印心,你当分化一方,担负起弘法使命,莫使法脉断绝。”行思得到了师父慧能的印证之后,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度人。那一年,行思已41岁,出家已30年。
    行思禅师得法之后,即回到青原山,开法化众。其门庭之兴盛,法脉之流远,足与南岳媲美。行思禅师座下徒众虽多,但其法脉后来主要是由石头希迁禅师一系承传。
    到唐僖宗时追封为弘济禅师。
    后世的丹霞禅师曾写过一首诗颂青原行思的禅境:
    卓尔难将正眼窥,迥超今古类难齐。
    苔封古殿无人侍,月锁苍梧凤不栖。
网站首页 | 六祖经典著述 | 六祖生平传纪 | 六祖四会足迹 | 六祖寺概貌 | 六祖寺研究文献 | 图片欣赏 | 视频鉴赏
版权所有:四会市图书馆 opyright © 2008-2011 四会市图书馆 版权所有
地址:四会市行政中心广场北路 流动图书馆地址:中山公园内 图书馆服务热线:0758—3392928、3321999 流动馆服务热线:0758—332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