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四会民族风情数据库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今天是:



烧炮习俗:长盛不衰,四方同贺

  

 

    烧炮又叫“烧花炮”、“执炮”,是四会民间特有的一项习俗,在大部分乡镇流行,其中以大沙镇为最。在流行此习俗的乡村,一般以族或自然村为单位成立“炮会”,由炮会之间负责组织活动。
    烧炮活动多于春节神诞或秋收后举行,各镇、各村均有各自的“炮期”。烧炮地点设在空地、庙宇、社坛、广场或冬季收割后的田野上。活动仪式由德高望重德长者(通常为炮会主人)主持。主持人把“炮座(多由生铁铸成)”和“炮圈(一般用铁圈缠上红绳)”拿到神像前祈福后,放置到空地上,鸣锣打鼓,然后在炮座上点燃导火索引爆,把炮圈弹起。待炮圈落地,一大群抢炮者则蜂拥而上,互相抢夺。抢炮者由各村同姓族人中的精壮男子组成,有的还邀请外村同姓人前来助阵。争夺之炮圈的过程比较激烈,往往要经过几度易手,最后得炮圈者要跑到神像前磕拜,才为胜利。
    夺得炮圈得村庄,由炮会组织庆贺,并由族中长辈主持对炮圈进行开投,出资最多者得炮圈,可捧回家中安放供奉,以祈求丁财两旺、福寿康宁。炮圈开投得来得款项,由炮会掌管,作本会以后参与烧炮的经费。次年烧炮之日,原得炮圈的村庄要预先请人用竹篾、色纸搭扎新的“彩楼”,由族长把“炮圈”安放进去,以示庄严、华丽,然后备金猪、烤肉、米酒、香烛等,集合村中青壮年,手持关刀缨枪等兵器,高举旌旗,簇拥“炮圈”在前,醒狮欢送在后,仪式非常隆重。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庄还会为送炮队伍配置统一的服侍,把“炮圈”送回寺庙安放一段时间,等待出资投得炮圈者接回家供奉。


 
网站首页 | 历史沿革 | 特色美食 | 风景名胜 | 历史名人 | 风土人情 | 民间习俗 | 图片欣赏 | 视频鉴赏
版权所有:四会图书馆 Copyright ? All Right Servi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