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冬至节日的习俗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民间还用冬至日到来的早晚及天气好坏来判断来年的天气,有:“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的说法,作为一个节气,冬至在春秋时代已被观测出来,但作为一个盛大的节日,冬至节又是怎样诞生的呢?关于这个节日,又有着什么传说故事呢?事实上,冬至过节的风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热爱生活的民族,这从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习俗中或可见一斑。中国的传统节日几乎都有着丰富有趣的饮食习俗,冬至自然也不例外。独特的“冬至亚岁宴”就曾盛极一时。此外,冬至吃馄饨(饺子)的风俗流传较广,民间有“冬至馄饨(饺子)夏至面”。冬至来到,也就意味着人们要开始面对所谓的“数九寒天”。但人们相信,冬至到了,春天也就不远了。数九的风俗也就由此诞生。数过九九八十一天,便是一片春光好。在关于数九的风俗中,九九歌和九九消寒图都是比较有趣的。 我国地大物博,风俗多彩。各地过冬至都有着一些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