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文天祥祖墓

古墓前有一花岗岩小方桩,上方阴刻“江西”二字,侧面阴刻“文”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南宋历史英雄文天祥留下的千古名句。 与文天祥相关的古迹,总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四会市迳口镇通天烛山上的文天祥祖墓,自然也不例外。 文天祥祖墓为什么会出现在四会呢?这要从文天祥的家世说起。 据《江西文氏族谱》记载:“文代固塘富田乡始祖一世春元,后裔第九世孙利民,配郭氏,葬于十八都梁家园屋近山虎形地,名冬(通)天烛。”郭氏之墓,南宋时由江西迁葬于此,属二次葬墓。据文献记载,文天祥的先祖正是江西“富田文氏”。由此推算,文天祥正是春元第十三世孙。 相传,宋代文氏南江西迁来。墓依山坡竖削成半圆凹形,用砖石垒壁,墓地铺砖向外呈圆形,无墓碑。墓前地坪呈长方弧状,面积约60平方米。坪东北有一花岗岩小方桩,上方阴刻“江西”二字,侧面阴刻“文”字,作为标记。比墓历来有江西文氏后裔前来拜祭。 据四会民间传说,当年有位风水师为文天祥先祖寻龙点穴。风水师从江西开始追龙,行走千里,一直到四会迳口镇才停下脚步。他环顾四周,赞叹不三。高耸的山脉南高向低,纵横穿梭,犹如神龙漫步。神龙过峡后,更显豪雄,到通天烛山,起金钟形星顶,然后向下约在30米处结穴。龙穴左边,有一座座形如战旗的山峰;龙穴右边,有一座座形如战鼓的石灰岩山。左旗右鼓,象征武将兵权。而龙穴前方的朝山层峦叠嶂,形如笔架,秀丽清奇,更添贵气。因此,文氏族人才将先祖之墓迁来四会。1986年被四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四会政府多次拨款维修文天祥祖墓,重立墓碑。 如今人们上得山来,就能看到芳草萋萋中一块青色墓碑上的“文天祥祖墓”5个大字,格外醒目。该墓对研究文天祥家族活动和当地葬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
|
 |
 | 贞仙祠 位于四会市贞山街道贞山下,原名贞烈祠,于唐贞元十七... |  | 四会银带瀑布 银带瀑布位于四会北部,是广东省落差最大的瀑布。这里林海莽莽、山石嶙... |  | 奇石河风景区
奇石河风景区位于中国柑桔之乡――四会市北部的威整镇,地处四会、广宁、清远三地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