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玉器知识>玉器工艺

    北派


     北派玉器是以北京为中心的玉作工艺风格,是北方玉器的代表。北派玉器造型浑厚庄重,讲求传统功底,追求对称和线条美,圆雕和浮雕的作品较多,图纹工艺亦比较复杂。各类仿古玉和时作玉,均呈现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和悠然洒脱、落落大方的京城风貌。尤其是动物形圆雕,无论是兽类,还是禽类,大都丰满圆润,刻画得敦实健壮。器皿类则较为厚重、平稳,虽然有时也作花草缠绕,盘根错枝艺术处理,但仍不失其淳朴、端庄的地方特点和舒展开朗的北方风格。
      北派玉雕历史悠久,而北派玉雕风格真正自成一派是在元代建都北京以后,尤其是在明清两朝北京成为政治中心的时期,北派玉雕更是焕发自我风采。为了满足内外交往及王公贵族的需要,中国玉器之精华都往北京汇聚。北京至高无上的历史政治地位和对玉石的崇尚风气,让许多美玉巧工纷纷闻名而至,这样也使以北京为中心辐射点的北方玉石发展区域逐步形成,这也带动了明清两代的玉雕技艺发展到一个惊人的水平。到后来,玉器的创作越来越规范化,体系化了。清顺治初期成立了养心殿造办处,康熙年间又成立了武英殿造办处,清代宫庭的部分玉器是由造办处下的玉器作在宫内直接琢制的。

      人们都说北派玉雕制作的传承往上推三辈就能找到造办处的根,经过我们对现有玉器大师的传承调查,此说法似乎不无道理。换句话来说,如今的北派玉雕就是对当年宫廷玉雕工艺的继承和发扬。

      北派玉雕多受皇家文化影响,同时融入了北方少数民族豪放的风格,形成了以北京、天津、辽宁为首的一大流派。北派玉器以厚重沉稳、典雅大气为主。北派玉雕品类繁多,计有器皿、人物、花卉、鸟兽、盆景、首饰等。就器型而论,北派玉雕以瓶素、山子、花鸟、人物等为主。其中山子以“砍山子”为特色,将原料“砍”出需要的造型,然后据情节构图施艺。“北京工”的山子外形雄伟,有气势,构图按照中国画散点透视的原则设计,近景、中景、远景相呼应,构成整体。北京的瓶素,也就是器皿类,如炉、瓶等,也以雄浑、大气,讲究整体的气势著称,宽胎与厚重是其传统特征,尤其以花薰及大链瓶为特色。相比之下,北京的人物不像南方雕琢得更为纤细玲珑,但北京人物雕塑注重人体结构的比例设计,以动感及鲜明的造型为自身风格。

      北派玉雕多受皇家文化影响,同时融入了北方少数民族豪放的风格,形成了以北京、天津、辽宁为首的一大流派。北派玉器以厚重沉稳、典雅大气为主。北派玉雕品类繁多,计有:器皿、人物、花卉、鸟兽、盆景、首饰等。就器型而论,北派玉雕以瓶素、山子、花鸟、人物等为主。其中山子以“砍山子”为特色,将原料“砍”出需要的造型,然后据情节构图施艺。“北京工”的山子外形雄伟,有气势,构图按照中国画散点透视的原则设计,近景、中景、远景相呼应,构成整体。北京的瓶素,也就是器皿类,如炉、瓶等,也以雄浑、大气,讲究整体的气势著称,宽胎与厚重是其传统特征,尤其以花薰及大链瓶为特色。

      北派玉雕技艺源远流长,深厚精湛,在制作上量料取材,因材施艺,“遮瑕为瑜”成为北派琢玉的重要法则。能工巧匠利用玉石的自然形状、色泽、质地、纹理和透明度,创作出许多巧夺天工、妙趣天成的珍品。北派玉雕注重因材施艺,琢磨之工精湛细腻,徒形雄浑厚重,端庄文雅,装饰纹路明丽质朴,素有“工精料实”的信誉。行家在品评北京玉器时说:“可远看又可近玩,风姿奇蔚,神采悦目,一看便知为北京玉器,令人过目不忘其形。”

      过去,北京的玉器生产和销售都集中在南城,在花市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一带制作玉器的作坊曾有50—60家,崇外大街上的“青山居”就是名扬天下的玉雕作坊。说起玉器作坊,可分为红货(活)作坊、绿货(活)作坊、玛瑙作坊、岫玉作坊、松石作坊、玉器作坊。按产品品种的不同又可分为烟嘴作坊、盆景作坊、花片作坊、摆件作坊。

      建国以来,北京的玉器行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当年在前门、天桥、花市一带的玉雕艺人们由国家统一组织,运用公私合营的方式来发展玉雕行业。1958年,在崇文区龙潭湖畔成立了北京玉器厂,当时厂内职工近两千人,是中国最大的玉雕专业厂,集中了北派玉雕行业中颇具影响的“北玉四怪”玉雕老艺人潘秉衡、刘德瀛、何荣、王树森四位先辈玉雕艺术家,以及一批经过专业培训的既有高超雕琢技艺,又有通晓艺术理论、造诣较高的中青年创作设计人材,北派玉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向着玉雕艺术的更高水平迈进。

      北派玉雕精品甚多,但若说解放后最有名的,那非“四大国宝”莫属了。由王树森,郭石林等大师为主,30多名年青玉石工作者为辅助的设计团队在中央的授命下,对当时玉石界的四大玉石料进行设计雕刻。一号作品是以被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我国名胜五岳之首泰山为题材的“岱岳奇观”,以玉雕形式表现江山的壮美;二号作品是以玉雕传统器皿工艺最精湛的花薰形式精制的“含香聚瑞”;三号作品花卉品种也是玉雕独具名牌风格的精品“群芳揽胜”,象征着百花争艳、兴旺茂盛的景象;四号作品是以龙为主题来表现的作品“四海腾欢”。这四件国宝级的北派玉雕作品被誉为当代北派雕刻水平的标杆,代表着解放后北派玉雕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的辉煌。

      2008年,“北派玉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意味北派玉雕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得到了肯定,这对所有的北派玉雕工作者,乃至所有的玉雕爱好者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但是,我们也必须理智看到现在北派玉雕所面临的困境。随着玉雕行业的发展,先辈艺人的过世,玉雕这门传统的、绝妙的手工技艺却面临着后继乏人,技艺失传的危机。玉雕虽然是待遇极高的行业,但是,它对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是成正比的。玉雕工作者除了要有必要的美工理论知识和相当的雕刻技术外,还要具备吃苦耐劳,仔细耐心的良好品质。因为雕刻一件作品,需要玉雕师精神高度地集中,雕刻思路要清晰,稍微马虎都要承受天文数字般的损失。但,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北派玉器大师郭石林曾说:“干玉器这行的人要有灵性,没有灵性的人还真学不了这门手艺。”

      当前,馈乏技术人才和恶劣的生产环境是阻碍“北派玉雕”发展的两大障碍。如何去解决这问题已经成为所有北派人迫在眉睫的大事了。这传承百年的技艺即使是深陷烽烟战火中,它都能顽强地生存下来,相传至现代,如今太平盛世一个,人们安康乐业,若让北派玉雕夭折在今世,我们有颜面去追忆那些为玉雕的生存,为了玉雕的发展而贡献了自己全部青春年华的先人?技传百年,堪称一绝。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去接触北派玉雕文化精髓,了解北派玉雕的绝伦风采,让更多人自觉地以勤奋的双手和真诚的心灵去支撑和建设北派玉雕的传承大桥,让北派玉雕之光芒永远地闪耀在我们的史书上!


    上一篇:玉雕·派别
    下一篇:

     

     

     

     

     
    首页 | 玉器图书 | 玉器历史 | 玉器产地 | 玉器分类 | 玉器大师| 玉器知识 | 玉器鉴赏 | 四会玉器
    版权所有:四会图书馆 Copyright by SIHUILIB.CN All Re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