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四会玉器>四会玉器市场

    四会玉器四大市场简述


        发展至今,在广东的四大玉器市场(广州、四会、揭阳、南海平洲)中,只有四会生产全系列的玉器产品,包括摆件、玩件、挂件、饰件等,高、中、低档品种齐全,款式多样。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的玉器销售市场的大部分货源来自四会。四会玉器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欣赏价值高,深受顾客的青睐,许多产品远销东欧、东南亚以及港、澳、台地区。四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翡翠玉器批发市场和玉器加工销售集散地。四会可谓玉之都!

        仔细观察玉之都,发现它拥有的四座宫殿,风格各异,闻名遐迩。

        四会玉器街,长1500多米,拥有220多个销售铺位。它是1994年投资近2000万元建成的,上为住房,下为铺面,将加工、销售功能集于一体,是四会最早的成规模的玉器交易市场。

        此前,四会城区的沙尾路,有一条玉器街。一些个体户在那里开办几家玉器店,生意红火,引得分散在城区的玉器加工作坊、经营门店前来聚集。1993年,四会水利部门投资并设计、施工,结合水利整治,在东城马田开发区清东路口的已被覆盖的沟渠上,建起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新玉器街,吸引众多玉器个体工商户前来落户。

        玉器城,与玉器街毗邻而立,由4条街巷组成,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拥有500多个商铺。它是在政府的支持下,由经营饮料和塑料加工的民营企业——恒生实业发展公司将马田区的旧厂房拆除,重新规划投资建设的。玉器城的铺位,是前店后厂,或者底层是商铺,上层供住家或开作坊,十分符合玉器经营者的需求。

        玉器街的铺位,面积较大,往往有30-40平方米,比较符合规模比较大的玉器商的需求,销售的产品以大、中型摆件为主。而玉器城的商铺面积较小,一般只有10多平方米,适合中、小型玉器商,销售的产品以挂件和手镯、玉坠等小件饰品为主,品种繁多,销量特大,价格在省内乃至全国最平。因此,玉器城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客商。

        玉器城与玉器街连成一片,经营的产品互为补充,形成了一个繁荣的玉器专业市场圈,为四会玉器产业的跳跃式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天光墟,位于陶冲元头村,离玉器城约300米,是集中型摊位式玉器市场。它是2002年由四会籍香港商人陈伟雄将近3万平方米的老厂房用地改建而成的,可容上万人,拥有3000个摊位,都铺设了水泥台面。这里的日成交额,一般达六、七十万元,高峰时超过百万元。

        可以说,不逛天光墟,就没有真正认识四会玉器。它,既是广东省内唯一经销玉器的天光墟,也是四会一道独特的风景——

        凌晨3时许,玉器加工户提着装满翡翠的篮子陆续入场。摊位上,便亮起了应急灯,或者点燃蜡烛,光灿灿宛若繁星。白色塑胶盘中,摆放玉佛、十二生肖、花鸟鱼虫、玉扇等,在灯光、烛光的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场内人头攒动。讨价还价声,汇成奇特的乐章。交易到上午10时,方告结束。

        据考证,四会天光墟的兴起,与广州等周边城市玉器商家喜欢过夜生活有关。夜生活一般在凌晨2时结束,商家利用天亮前的一段时间,开车到四会天光墟拣玉取玉。为此,在广州的华林玉器市场,每隔一小时,就有一辆直达班车开往四会天光墟;四会还会派车到广州接顾客。

        四会天光墟的发展,可说一波三折。最初,五六十个没有档口的人,早上五六点钟就在玉器街店铺的屋檐下摆卖玉器。市政局接到店铺主人的投诉之后,就在马田公园四周的马路旁边安装了电灯,让这些没有档口的人去那里摆摊,要求早上7时歇业,以便环卫工人打扫路面。后来,摆的摊子越来越多,超过100个,摊位绵延近千米。由于生意太旺,摆摊的人到早上8时还无法收摊,影响市容。于是,政府支持港商建起了现今的天光墟。

        中国(四会)国际玉器城,则是国内首个集玉石拍卖、玉石切割,以及玉器批发零售、展销、鉴定于一体的大型玉器综合市场。它位于四会的主干道——四会大道的入口处(即四会市行政中心人民广场侧),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

        2006年11月落成并投入使用的国际玉器城,由拍卖场、玉石交易中心、加工区、商贸区四大功能区组成,设有大型停车场、银行、车站、玉器鉴定中心等配套设施。加工区由4-5层的商务楼组成;商贸区有两层的单卡商铺和柜台式商场,商铺有460家,柜台式摊位有3000个,适合不同玉器商家的需要。

        由于为四会的玉器商家搭建一个全新的销售平台,加上四会的交通路网不断完善,中国(四会)国际玉器城将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玉器一级批发市场。

        如果说,四座宫殿是玉之都的硬件,那么,四会市委、市政府制订的一系列的扶持、引导四会玉器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成立四会玉器商会、每年举办玉器文化节和玉器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以及于2008年3月市政府专门设立负责玉器产业规划、指导、协调、服务的四会市玉器产业管理办公室,就是玉之都的软件了。正因为“软硬兼施”,并不出产玉石矿,要千里迢迢地从缅甸等地运进石料来加工的四会,通过向上游(原料供应)和下游(终端销售、品牌建设)拓展,不断完善玉器产业链,以一串闪光的数字,向世人昭示“玉之都”的实力:玉器商铺已有800多家,玉器加工厂发展到300多家,家庭作坊式玉器加工场达到2500多家,从业人员超10万,年加工玉璞达到7000多吨,年产值达到20多亿元。


    上一篇:精品商铺——鼎艺玉轩
    下一篇:

     

     

     

     

     
    首页 | 玉器图书 | 玉器历史 | 玉器产地 | 玉器分类 | 玉器大师| 玉器知识 | 玉器鉴赏 | 四会玉器
    版权所有:四会图书馆 Copyright by SIHUILIB.CN All Re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