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四会玉器>四会玉器发展概述

    四会的玉之缘


        “群州雾列,俊彩星驰。”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的名句,是玉之都、玉之神的写照,而“大珠小珠落玉盘”、“千里有缘来相会”,就正好比喻四会的玉之缘。

        四会本不产玉,却能成为玉之都、造就玉之神,全凭玉之缘。

        他山之玉,四会成器,也是全凭玉之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因素、人文精神,与产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四会”之地名,就是取“四水汇集”之意。“四会”,意味着开放,意味着包容,意味着兼容并蓄。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的一方热土,四会市政府在发展玉器产业上,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经贸环境,没有为外来户设置任何门槛。在这里,不论是自己做生意,还是做技师,绝不会因为是外地人而受到任何歧视。况且,四会在玉器加工、造型、销售方面有着自身的特色,无论从玉器的从业规模上,还是从玉文化的底蕴上,在中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因此,四会吸引了一大批外地的玉器从业人员。

        有着与温州人一样的经商秉性的福建莆田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嗅到了四会发展玉器业的商机,开始大批南来淘金。如今,在四会从事玉器加工产业的莆田人,已经超过2万。

        与四会同为“中国玉器之乡”的河南省南阳市,自古出产独山玉,玉器加工业历史悠久,玉雕工艺代代相传。随着四会玉器声名远播,南阳人也发现了四会玉器产业的商机所在。相对于南阳玉,缅甸翡翠的价值更高;而且四会玉器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很大。于是,几乎与莆田人在同一时期,南阳的玉器从业人员纷纷南下四会,以圆其“淘金梦”。如今,在四会的南阳人将近2万,成为四会玉器产业另一支重要的外来力量。

        广西、上海、湖南、湖北等地的玉雕工艺人员,也前来四会创业。

        而今,四会共有10万多名玉器从业人员,其中外地人占了一半。近6万名来自莆田、南阳的从业人员,把四会当成了第二故乡。不少早期闯荡四会的莆田人,将自己及孩子的户口迁到四会,彻底成为四会人。

        大批莆田、南阳人到四会淘金,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新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四会玉器产业的发展,形成“汇集八方人才,成就四会玉业”的大好局面。

        莆田人到来之前,四会玉器以首饰、挂件为主,几乎没有大型摆件,产品较为单调,工艺水平也一般。莆田人创新性地将莆田历史悠久的木雕、寿山石雕的传统技术运用于玉器加工,丰富了四会玉器的品种和题材。这,不但大大地提升了四会玉器的工艺水平,而且让中高档的摆件成为四会玉器的主流产品之一。以前,一件挂件、小件卖一两万元,算是了不起;现在,花鸟、动物、佛像等大摆件,能卖到一两百万元,也不稀奇。

        南阳人在玉器加工领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技术和文化沉淀深厚,玉器工艺水平精湛,特别是在山水、花鸟虫鱼等玉器摆件上最为擅长。南阳人的到来,大大提升了四会玉器产业的精细化水平。

        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随着四会玉器产业的高速发展,不少四会的外来人脱颖而出,成为玉器行业中的佼佼者。郑文水、吴庆忠弟兄、刘长青,就是他们的代表。

        郑文水,是四会玉器界的领头人之一。10年前,他从莆田闯荡四会时,只带着1800元。闯过了各种各样的难关后,他2006年创立了妈祖玉器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现在,“妈祖”已成为四会规模最大的玉器公司之一,其产品以高档摆件为主,最贵的卖到600多万元一件。为了进军北京市场,“妈祖”还在北京开设了一个店铺。

        圣仙佛玉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庆忠,与他的兄长吴庆生(国家级工艺大师),是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批来到四会的莆田人。他们的公司专做佛像,一年的销售额达两三千万元。

        河南人刘长青,从1972年开始从事玉雕艺术创作。他非常注重学习专业知识,钻研专业技术,深入探索玉雕艺术行业的发展方向,丰富玉雕作品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26年的不断学习和努力,他对各种玉石能够因材施艺,合理运用,制作出较为理想新颖的作品。在他的带领下,长青玉雕厂已是四会颇具影响的工厂之一,产品设计独特、工艺精湛,深受广大客户的好评。

        河南玉雕师傅追求雅致的风格,也影响了四会和莆田的玉雕师傅。这对提升四会玉器的工艺水平,丰富四会玉器的创作题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外地玉雕师傅来到四会;另一方面,四会本地的玉雕师傅走向外地,走向世界。当年,四会玉雕工艺厂玉雕组设在迳口,培养了大批能工巧匠。而今,四会本地的玉器从业人员中,迳口的占了80%。越来越多的迳口人,出现在广州华林街玉器市场、南海平洲玉器市场……

        何镜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1984年开始涉足翡翠玉器行业,小打小闹,1993年成为第一代在四会玉器街经营翡翠玉器的商人。1998年,他在香港的广东道开办了翡翠玉器商铺。2001年,他开始涉足缅甸的翡翠原料贸易,与缅甸最大的翡翠矿主张迎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说,何镜全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四会玉器行业的发展壮大。

        成立于2002年的四会市玉器商会,更是成为沟通四会玉器业与海内外市场的桥梁。近几年来,四会市玉器商会与全国工商联金银珠宝业商会结为兄弟友好商会,每年两家商会在一起策划活动。四会市玉器商会还由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带领四会的玉器商户走高、精、尖之路,提升玉器的档次,扩大生产规模,有序地走向终端市场。

        四会的玉之缘,也延伸到了港澳台乃至海外。

        国际著名珠宝专家欧阳秋眉,出生于印尼里洞岛的矿业世家,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勘探系,曾任教于香港大学,1987年创立香港珠宝学院、香港宝石鉴定所。她每年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四会参观考察,对发展四会玉器业提出宝贵建议。

        缅甸爱国华侨杨钏玉,原名杨昌裕,祖籍云南,现为缅甸金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缅甸金固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缅甸缅华慈善会荣誉会长、云南省珠宝协会名誉会长、香港九龙玉器工商联名誉会长等职。他长期经营玉石珠宝,在玉石珠宝的营销、甄别、鉴赏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他十分关心四会玉器产业的发展,经常到四会考察玉器市场,对到缅甸拍卖玉石的四会客商尽可能地提供协助。而今,就重量而言,缅甸出口的玉石,70%运到了四会。


     


    上一篇:四会翡翠玉器产业简介
    下一篇:

     

     

     

     

     
    首页 | 玉器图书 | 玉器历史 | 玉器产地 | 玉器分类 | 玉器大师| 玉器知识 | 玉器鉴赏 | 四会玉器
    版权所有:四会图书馆 Copyright by SIHUILIB.CN All Re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