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玉器知识>玉石常识

    玉器鉴定知识之--玉材(一)


     中国古代对玉的概念很宽泛,即玉是“石之美者”,故把蛇纹石、玛瑙、水晶、芙蓉石等统称为玉.从矿物学的角度来讲,玉石应是硬度为5.5—7.5度、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具有温润色泽的矿物集合体.一般来说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们平常所说的玉为狭义的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类

       

      一、软玉

      

       软玉指由角闪石族矿物组成的玉石,其成分以透闪石与阳起石为主.软玉的硬度一般为5.5~6.5度,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状,多为油脂光泽,有时为蜡状光泽.软玉质地细腻、坚韧,其断口呈参差状,好像劈裂的木头一样.由于受光及其他外界作用的影响,形成了软玉的多种颜色.如按照颜色划分,软玉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白玉:质地纯净细腻、颜色洁白、光泽滋润者为白玉.其中以羊脂玉最为珍贵,其特点是白、透、细、润,宛若羊脂.透过灯光看羊脂玉,玉白而微带温粉色,多呈油脂或蜡状光泽,大多不透明,少数半透明.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

      2.青白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区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色度介于白玉与青玉之间.

      3.青玉:色呈淡青、青绿、灰白者均可称青玉.青玉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呈油脂状光泽.古人曾有虾子青、鼻涕青、杨柳青、竹叶青等名称.青玉也是软玉中硬度最高的,因而又称为刚玉.

      4.黄玉:黄玉分两种,第一种是原生黄玉,颜色内外一致.第二种为次生黄玉,其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黄玉根据色度变化而分别名为密蜡黄、粟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泽呈密蜡黄、粟色黄、秋葵黄者为上等,浅黄色次之.黄玉因其数量少而十分名贵.

      5.糖玉:因氧化铁渗入透闪石形成深浅不同的红褐色、黄褐色、黑褐色等色调的软玉都可称为糖玉,也有专指玉色如糖梨皮者.糖玉体积较小,常与白玉或青玉等素玉构成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

      6.碧五色呈灰绿、深绿、墨绿的软玉均可称为碧玉,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绿中带灰的为下等.因色阶的差别,绿有鹦哥绿、松花绿、白果绿等称谓.

       7.墨玉:透闪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成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黑色玉中夹黑色斑纹.色纯黑如漆的墨玉十分珍贵,有“乌云片”、“美人鬓”等美称.

      软玉的主要产地有中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和朝鲜等.我国的软玉资源极为丰富,在新疆、四川、辽宁、青海、江苏和台湾等多个地区均有产出.以产区来划分,我国的软玉品种有和田玉、青海玉、岫岩软玉、玛纳斯碧玉、龙溪玉、梅岭玉及丰田玉等,而其中以和田玉最为著名.此外,俄罗斯玉、韩国玉也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外国软玉品种.

      和田玉:因主要产在新疆和田地区而得名,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软玉品种,也是世界上质量最好的软玉品种.和田玉的原生矿床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以南的昆仑山至阿尔金山一带.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和阳起石为主,其中透闪石为主要成分,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因而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 和田玉以常见颜色来划分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品种,青玉中有糖水皮壳者称“糖玉”.其中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其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柔和,为和田玉中优质品种.羊脂白玉为和田白玉中的上品,含透闪石达99%以上,其质地纯洁细腻,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黄玉和青玉的颜色变化由矿物中所含微量元素决定,主要是氧化铁.墨玉的颜色是因其所含较多的细微石墨鳞片所致.和田玉的玉质为微透明和半透明体,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给人以滋润柔和的感觉.和田玉的矿物粒度非常小,一般在0.01毫米以下,矿物形态主要为隐晶及微晶纤维柱状,矿物组合排列以毛毡状结构最普遍,这种结构使和田玉非常致密细腻.和田玉的韧性很大,抗压强度每平方厘米为2500-6500千克,这十分有利于对玉料精雕细琢.和田玉的硬度为摩氏6.5-6.9度,比重2.9.

      和田玉按产出状况又可分为山料、山流水和仔料三种.山料又名“山玉”或“宝玉”,是在岩层中开采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大小不一,呈角状,质量良莠不齐.有不同玉石品种的山料,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山流水”之名是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即指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仔料又名仔玉,是指原生矿经剥蚀冲刷后被流水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的阶地上,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坡的许多河流中可以捞到仔玉,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和喀拉喀什河(墨玉河)是仔玉的主要产地,占全部仔玉产量的95%.仔玉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质地细腻温润,油性极佳,密度很高,是和田玉中最好的玉料.仔玉又分为裸体仔玉和皮色仔玉.裸体仔玉一般采自河中,而皮色仔玉一般采自河床的泥土中,其生成年代久远,一些名贵的仔玉品种如枣皮红、秋梨黄、洒金黄、虎皮子、黑皮子等均出自皮色仔玉.在三种玉料中,仔玉最为珍贵,山流水次之,山料又次之.

      和田玉的开采利用历史悠久.考古发现表明,史前时期的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和东部一带的齐家文化,陕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的新华文化,以及山西中南部陶寺文化的遗址及墓葬都出土了少量和田玉制品.河南安阳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数件小型的玉雕就是用白玉河仔玉制作的.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主要以采集仔料为主.汉代文献《史记》及《汉书》已有开采利用和田玉的记载.和田玉中的山料至清代大量开采利用,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著名的“大禹治水山子”就是利用和田山料玉雕琢而成.

      青海玉:也称“昆仑软玉”、“格尔木玉”,1992年发现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以南约200公里的纳赤台地区的万宝沟,也有人称其为“万宝玉”.青海玉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青海省部分,西距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化学组成、地质产状和结构上与新疆和田玉基本相同,主要矿物成分均以透闪石为主.但青海玉的矿物组成更为纯正,杂质及染色组分含量少.青海玉水分重、透明度高、油性差、细小松散的点状云絮状结构是它的典型特征,玉组织里经常可见有比两侧玉组织更为透明的玉筋,又称“水线”.青海玉脆性大,上机器磨时易崩裂.

      青海玉按其颜色可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白玉是青海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呈半透明,透明度明显高于和田白玉,块度大,质地细润均匀,有少量达到“羊脂白玉”的品质.人们根据其不同的外观特征,将其分为“奶白玉”、“透水白玉”、“梨花白”、“米汤白”等品种.但青海白玉透明度偏高,凝重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质地也没有达到和田白玉的温润程度.青白玉的色泽呈浅灰绿、青灰、浅蓝灰等色,颜色淡雅清爽,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透明度明显大于和田青白玉,水头足,均匀性好,常被形象地称为“透白青”、“鸭蛋青”等.

      青海玉产出状况以山料为主,有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见仔料.近年来,青海玉以其产量高、质地优而震动了国内玉石市场,其结构、成份、外观以及温润的质地和多样的颜色表明其属于优质玉种.

     


     

     

     

     

     
    首页 | 玉器图书 | 玉器历史 | 玉器产地 | 玉器分类 | 玉器大师| 玉器知识 | 玉器鉴赏 | 四会玉器
    版权所有:四会图书馆 Copyright by SIHUILIB.CN All Re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