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鉴定知识之--玉材(三)
岫岩软玉:岫岩玉产于辽宁省岫岩县,分为蛇纹石和透闪石两个品种.其中透闪石矿位于岫岩县偏山岭镇与海城县交界的细玉沟,所采玉料称“岫岩软玉”.岫岩软玉的透闪石含量达95%以上,杂质很少.硬度为摩氏6~6.5度,比重2.91~3.02.颜色主要有黄白色、浅绿色、青色和黑色.岫岩软玉根据地质产状的不同,可分为原生矿和砂矿两类.
原生矿即开采的山料,俗称“老玉”,块度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多为棱角状,有的有白色风化表皮.砂矿指细玉沟旁边河谷底部及两岸阶地泥沙砾石层中的软玉砾石,俗称“河磨玉”,系原生矿剥落的玉料在河床中长期滚磨而成.一般磨圆度中等,有褐红、褐黄、灰褐和黑色的玉皮.岫岩软玉的内部常见片状褐黄色,俗称“糖色”,系微量铁元素渗透扩散天然染色所致.这种糖色在老玉中多见,河磨玉中少见.
据专家学者分析,岫岩软玉的开采历史可上溯到史前,内蒙东部的兴隆洼文化和辽西的红山文化玉器,大部分是用岫岩软玉制作的.此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以及商代妇好墓中,有一部分黄绿色的玉器也是用岫岩软玉制作的.岫岩玉在清代晚期大量开采,又称“新山玉”,因多在苏州加工,又称苏州玉.
龙溪玉:产地位于四川省汶川县龙溪乡.龙溪玉基本上是透闪石的单矿物岩石,它与透闪石棉、方解石块体和伊利石脉密切共生,此外还有少量的白云石、滑石及其他碳酸盐矿物.龙溪玉的玉质不透明到半透明,质地细腻,表面光泽较暗,但抛光后为油脂光泽,有的有明显的星状和绢丝状反光.硬度为摩氏6度左右.龙溪玉的主要颜色有黄绿色、淡绿色,其次还有绿、深绿、青灰及灰白色等,裂纹较多.
龙溪玉的开采和使用不见于文献记载,但它的矿物特征与成都平原商周时期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出土玉器质料基本一致,因此,可以断定龙玉是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玉器的主要原料.
梅岭玉:产于江苏溧阳县小梅岭村东南部横贯宜溧地区的茅山支脉上,系透闪石软玉.梅岭玉石矿体是镁质碳酸盐与酸性侵入体接触,发生接触交代变质形成的.透闪石矿体在地表露出,上层多颗粒较粗的透闪石岩矿,下层是品质较好的透闪石软玉.透闪石岩呈白至灰白色,质地细腻,透闪石软玉质地更细腻,呈白至青绿色,结构致密,透明度较好,硬度为5.5~6度,比重2.98.
梅岭玉的开采和使用也不见于文献记载,目前所见的透闪石岩矿床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通过物理、化学测试和比较分析,专家认为梅岭玉中品质较佳的透闪石软玉与江苏武进寺墩、吴县草鞋山等地出土的良渚文化部分玉器相同或相近.因此,可以认为梅岭玉应是良渚文化玉器的重要原料之一.
玛纳斯碧玉:新疆的又一重要软玉品种,因产自新疆玛纳斯县而得名,原生矿主要分布在玛纳斯县南面的天山山坡上.玛纳斯碧玉是蛇纹岩侵入基性火山岩等围岩后形成的软玉,其内部构造结构呈纤维变晶结构及毛毡结构,主要矿物为毡状透闪石,其含量在80%以上.与玛纳斯碧玉同类成因的还有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美国等地所产的碧玉.玛纳斯碧玉的颜色呈菠菜绿,夹杂有点状和条状的白斑,同时还存在有黑点.玛纳斯碧玉质地细腻,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其一级品足以与和田白玉相媲美.
据史料记载,清代乾隆年间,清廷已在玛纳斯设官办绿玉厂,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闭绿玉厂,禁止开采,多年来矿口一直不为人所知.1973年,新疆地质局在玛纳斯南山找到了玉石的原生产地,并建起了玛纳斯玉石厂.
玛纳斯碧玉的主要矿区在玛纳斯县的清水河、塔西河上游和玛纳斯河上游一带,范围东西长30公里,宽数百米,矿点十余处.现已探明储量19亿吨,直接可开采的有9亿吨,品位是一级品.1975年,在玛纳斯红坑开采出一块重750千克的大碧玉,经扬州玉器厂刻制成“聚珍图”山子.
丰田玉:产于台湾中部的花莲县丰田地区,也称“台湾软玉”、“花莲玉”、“闪玉”等.丰田玉属于蛇纹岩型,产于蛇纹岩与结晶片岩的接触带上.组成矿物除透闪石外,还有滑石、透辉石、石榴石等,并伴生有透闪石的猫眼品种.玉有两种颜色:一种为草绿色或带黄色的绿色,另一种为浅绿色、淡黄色和蜜黄色,少数为暗绿色,透明度较好.
丰田玉的开采和使用不见于文献记载,但它的矿物特征与台湾台东县卑南史前文化遗址出土玉器质料基本一致,因此,可以确定丰田玉是卑南文化玉器的原料.
俄罗斯玉: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多见的外国软玉品种之一.俄罗斯玉产于贝加尔湖一带,与和田玉属于同一矿带,各种指标与和田玉非常接近.主要组成矿物成分是透闪石,含量约95%以上,其他杂质矿物有白云石、石英、磷灰石、磁铁矿、粘土矿物等.矿物结构以纤维交织结构为主.俄罗斯玉大致可分为白玉和糖玉两类,白玉看起来像和田玉,玉质较纯,色较白,略带灰色,上好的俄罗斯白玉白度油性俱佳,容易与和田玉混淆,也是目前玉器市场上的俏货,价格也很高.糖玉主要是氧化铁沿构造裂隙浸染而成,呈酱色,与和田玉仔料裸露地表受氧化铁浸染形成的特征有区别.
俄罗斯软玉矿物颗粒较粗,且大小不均,加之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因此其质地比和田玉粗涩,外观上细腻程度不高,光泽也不及和田玉滋润柔和,呈油脂感的玻璃光泽,略带瓷性特征,透明度高于和田玉,而韧性不及和田玉,脆性较强,敲之声音较沉闷.俄罗斯玉因密度略粗,结构差,所以带的时间久了,会变黄、发黑.由于不好打磨加工,俄罗斯玉大多情况下反光有斑斑驳驳的感觉,它的硬度在摩氏5.2~5.4度之间.俄罗斯玉主要以山料为主,缺乏仔料和山流水等高质量的品种.
俄罗斯玉是上世纪后期进入我国的玉料,是用于仿制明清白玉器的主要材料.
韩国白玉:也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多见的外国软玉品种之一.外观与和田玉很相似,硬度与和田玉相同,但玉质不如和田玉温润,质地较粗,光泽不柔和,偏干,颜色白中带青黄.由于这种玉料在做工时很伤机器,且仿制品的颜色不理想,并不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