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玉器历史>四会玉器历史

    四会玉器加工业发展史略2


    改革开放以来玉器翡翠加工业迅猛发展
        1986年,四会县玉器工艺厂针对实际情况,实行转产。同时,根据“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的政策,允许职工退厂自谋职业。该厂有职工300多人,部分职工先后成为加工玉器个体户,部分人很快成为玉器个体户的大小老板或民营企业家。
        改革开放初期,四会城玉器店不多,且分散。罗社强眼光独到,选择了沙尾一路,办起了前所未有的第一家玉器店。他的生意兴旺,越做越大,很快成了“富翁”。当时,同行业的人有目共睹,纷纷搬到沙尾一路去开店办厂。在短短的二三年内,沙尾一路自发地形成了一条玉器翡翠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玉器街。当时,这条街已领有营业执照的玉器店(厂)达180多家。
        在这一形势下,四会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把玉器翡翠加工业作为弘扬中华文化艺术、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来抓。1995年,专门规划建设了一条长达3000多米,统一三层楼高,铺面划一,能容纳600多家铺位的玉器街。当地群众称它为“玉器城”。这条玉器街建成之后,安装玉器加工设备,装修门面,从事加工、销售玉器翡翠产品,生意兴隆,成为名副其实的玉器城。
        玉器城的店铺,商号招牌林林总总,玻璃柜台上的玉器翡翠首饰和小摆件以及各种玉雕精品琳琅满目,在灯光的折射下,晶莹剔透,光洁诱人。2003年,市政府又投资200多万元,把玉器城改造成为玉器步行街,进一步改善经营环境。同时玉器经销商为了扩大业务,自发形成“玉器天光墟”市场。为了规范市场,四会市政、工商、公安等部门加强引导管理,让“玉器天光墟”成为远近闻名的玉器翡翠产品生产加工、批发、销售集散地。
        四会玉器加工产品种类齐全,形成高、中、低档系列,款式多样,工艺水平精湛。产品主要有摆件、玩件、挂件、饰件四大类。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民间传说中的观音娘娘的纤手、如来佛祖的笑靥、济公和尚的醉态、关公的剑眉……这些传统人物的玉雕,形态传神,栩栩如生。有的玉雕还着意于吉祥意愿,一只硕鼠顶着一个孔圆币叫“福鼠金田”;两只喜鹊在枝头歌唱叫“双喜临门”;一棵绿竹上匍匐着一只蜘蛛叫“知足常乐”……这些玉雕工艺精湛,内涵丰富,深受顾客欢迎。
        “黄金有价,玉无价”。这里摆着许多高档玉器翡翠精品。如“十二生肖”、“八仙贺寿”、“观音坐莲”、“狮子滚球”、“猴子献
    桃”、“五子运财”、“英雄长伴”和花鸟虫鱼以及“玉花瓶”、“玉茶具”等,真有天价之宝,其中一双玉镯,冰晶通透,若一汪碧绿的琼浆玉液,标价38万元。部分玉器翡翠产品荣获国
     家“天工奖”。
        四会市是不产玉石的地方,需千里迢迢到缅甸、云南丽江等地采购璞玉翡翠、或购入河南南阳玉或进口澳玉等。玉器城(街)上的一件件玲珑别致的玉器翡翠首饰和种种大小的工艺品都是玉器个体商户利用他山之石,经过玉雕艺人精巧加工而成的。这些玉器首饰和工艺品真有装饰、佩戴、摆设和收藏的价值。
        现在,四会市有玉器商铺800多家,玉器加工厂300多家,家庭作坊式玉器加工场2500多个从业人员近60000人,年加工璞- 10 00吨,年产值8亿多元,年销售额7亿多元。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东欧、俄罗斯、东南亚各国以及港澳台等地。
        四会市玉器翡翠加工业不仅承集了传统工艺技术,而且融合了现代工艺技术,领先国内外水平,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工艺精湛,质量上乘,是全国最大的玉器翡翠加工生产基地之一,同时,又是广东省四大玉器翡翠市场之最。2003年12月,四会市被国家评为“中国玉器之乡”。2005年12月在四会市举办柑桔、玉器文化节及生产洽谈会上,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金银珠宝业商会义向四会市颁发了“中华翡翠加工基地”的牌匾。
      

     


     

     

     

     

     
    首页 | 玉器图书 | 玉器历史 | 玉器产地 | 玉器分类 | 玉器大师| 玉器知识 | 玉器鉴赏 | 四会玉器
    版权所有:四会图书馆 Copyright by SIHUILIB.CN All Reservice